每当回忆起周恩来总理,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会感到无比动容。郑淑芸曾担任毛主席的保健护士,她回忆道:“总理和大姐的心里,装着每一个人……” 她说的“每一个人”,不仅仅指的是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,更包括了他们每个人的家人,周恩来总理的关怀可见一斑。
在1967年,外界的秩序一片混乱,周恩来总理常常忧心忡忡。一次,在与郑淑芸见面时,他主动询问她的家人情况,关切地问道:“家里有没受到伤害?” 郑淑芸为了安慰总理,虽然心里有些愧疚,依旧摇头表示没有大碍。然而,实际上,虽然郑淑芸家没有遭遇严重损害,但却也曾受到过他人的暗算。之后,郑淑芸本人也不幸受到了伤害。
1968年8月15日,郑淑芸骑着自行车往家赶,途中却突然被人从背后击倒。她完全不知道袭击者是谁,不知性别、身高,甚至连面容都没见过。醒来时,她发现自己已躺在北京医院。传闻是一位好心的男生骑着三轮车将她送到了隆福医院,然而,因为某些原因,她未能及时接受治疗,之后被转送到协和医院,但因接收医院的拒绝而未能救治。最后,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指示下,郑淑芸才得以在北京医院接受治疗。
展开剩余77%总理得知郑淑芸遭受袭击的消息后,深感心痛,并安排中央警卫团政委杨德中负责调查此事。当确认郑淑芸是被人故意伤害时,周恩来总理的内心充满了悲痛,他清楚,这一切的背后,恐怕与郑淑芸在他身边工作有关。后来,周总理亲自到医院看望郑淑芸,在安慰她时,他笑着说:“是被人打的,警惕性不高嘛!” 郑淑芸听后,心中感到一种深深的温暖,知道这是周总理对她的关心和愧疚。
尽管身体因伤痛而不适,郑淑芸心里却异常温暖。她深知,能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,是一件极为幸福的事情。回忆起那段时光,她觉得总理的关怀让她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安慰。
1955年,郑淑芸收到组织的通知后,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中南海西花厅报到。当时,周恩来总理正在办公室工作,于是总理的夫人邓颖超亲自接待了她。邓颖超关切地询问了郑淑芸的工作经历,了解她的家庭状况、父母的健康等细节。郑淑芸从邓颖超大姐的问候中感受到了无比的亲切与温暖,紧张的情绪瞬间消散,回答也更加自如。在一番交谈后,邓颖超带领郑淑芸去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室,为总理进行治疗。
郑淑芸回忆说,这其实是她第二次见到周恩来总理。第一次是在北戴河,那时总理听说她是一名医务工作者,便开始询问一些关于当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专业问题。郑淑芸由于当时紧张,未能回答清楚问题,而总理却耐心地鼓励她:“无论到哪里,都要了解一些当地的疾病,特别是常见病和传染病。” 总理的这番话让郑淑芸深受触动,并始终牢记在心,从此,她更加注重了解民众的生活状况与健康问题。
这些话深深地影响了郑淑芸,也让她从心底敬佩周恩来总理。在郑淑芸看来,周总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领袖,更是人民的守护者。她从此将总理的教诲视为自己一生工作的座右铭。每次到一个新地方,她都会先去了解当地的情况和民众的需求,力求做到心系百姓。
郑淑芸回忆起在西花厅工作时,总是感到如家般的温馨。每当见到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,他们总是热情地关心她的工作和生活。无论是身体上的不适还是生活中的小事,总理夫妇都会给予她关怀与支持。有一次,郑淑芸因旧伤住院治疗,周总理特意亲自来看望她。总理关切地问她治疗情况,并嘱咐她好好休养。临别时,周恩来总理还说道:“大姐不能来,委托我来看你,要好好治疗,早日康复!”
在一次和总理夫妻见面时,郑淑芸激动地讲起了自己结婚的事情。1959年,虽然由于周总理和邓颖超临时外出,他们未能出席郑淑芸的婚礼,但为了弥补遗憾,二人依然通过秘书送去了花篮和祝福信。邓颖超在信中写道:“祝你们新婚快乐,永远相爱,家庭幸福。” 看到这封信,郑淑芸的心里充满了幸福与温暖。她还特意寄去了婚礼的喜糖,收到了邓颖超写来的信,信中提到:“你们的喜糖让我们分享了喜悦,看到你们的新婚生活,真为你们高兴。”
后来的日子里,郑淑芸生了孩子,邓颖超代表周恩来总理来看望她,送来补充营养的肉和菜。1975年,郑淑芸从五七干校回来后,特地去看望周总理,看到他骨瘦如柴,心里无比难过。总理却依然关心她,嘱咐她向母亲问好。郑淑芸感慨万分,觉得总理和邓颖超是自己生命中最温暖的存在。
不久后,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,郑淑芸深感失落,觉得自己失去了亲人。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,邓颖超依然保持着对她的关怀,特意派人到郑淑芸家中询问情况,关心她家人的安危。此时,郑淑芸的泪水再也止不住,她深知,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的关怀早已融入了她的生活,成了她一生中最温暖的回忆。
发布于:天津市投股票用什么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