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,气温最高,阳气最盛的阶段,在这一阶段,人体腠理疏松,经络气血流通,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。
修行的人都知道,晒太阳是最朴素、最简单的“以阳养阳”的方式。
三伏天晒太阳,晒的得当,更是向上天借阳气的最好时机。
清朝道光年间,一个号“天休子”的神秘人,记录了一个当时盛传的养阳方法:三伏天裸晒。
来自天休子的书《修昆仑证验》,白话翻译如下:
这种方法是这样的,在三伏当天的特定时间(9点~11是巳时,中午11点~1点是午时、1点~3点是未时),赤身在烈日中晒太阳,有点像裸身日光浴。
三伏这几天做足日光浴,不但能祛男男女女的陈年痼疾,也可医新病,效果之好,甚至痊愈除根。
就算女人在月事期间,也可以晒。
伏天赤身晒太阳,汗流浃背,但是并不觉得热,反而更能感觉到风的凉爽,只是初晒的时候,一定会脱皮甚至起水泡,至于脱皮到什么程度,取决于不同体质、不同疾病。
如果理解得没错,暴晒之后,一定会脱皮……但是古人说,这种晒伤痊愈很快,不过两天就能够好了。
我们的阳气,其实是太阳所赐予的。
阳气者,若天与日,失其所,则折寿而不彰。——《黄帝内经》它很明白地告诉人们,人体的阳气,就像天上的太阳,没有它就没有生命。
即使不能晒全身,也要至少晒晒背。不要怕黑或怕晒伤,涂上一层防晒油,就可以与太阳坦诚相见了。
后背是通脸的。如果脸不干净,背部绝对不干净人在学会直立行走之前,是用四肢爬行的,用后背对着太阳。
所以说,人的后背是属阳的,胸腹是属阴的。而且按民间中医符天昇的说法:
“你的脸色干净了,看着红光满面的,又红润,又光滑,又有水分,又干净,你的背也自然跟着脸转变了。”
后背的督脉,好比是人体的阳气“发电厂”。
把督脉与太阳接通,为背部清扫淤积,蓄积阳能,是我们每年三伏最应该做的事。
夏天时,太阳运行到了亨位一年最强的阳能全部倾泻而出,树木枝叶繁茂。
经过冬天的封藏,春天的生发,身体的气血也来到了一年中最“开”的时候,哪怕腰已板结,哪怕背已僵硬,哪怕阴阳失调,此时都是融化身体坚冰的好时机。
尝试晒背的注意事项:
1、晒前涂好防晒油;
2、晒的时候带上帽子,或用遮阳伞遮住头部。不管什么姿势,都要避免头部的长期直晒;
3、晒背最佳时间就是出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第一天。
时段选择考虑到午间过于炎热,推荐以下两个时间段:
上午 9-11点(脾经当令)可调节脾胃阳气、散脾胃寒湿。
下午 3-5点(膀胱经当令)有助于生发膀胱经的阳气,加快身体的代谢,提高人体气化能力,阳气足了,寒湿就少了。
三伏其他日子次选。
4、要裸露皮肤去晒,不要遮挡衣服,丝巾都不行,要的就是最直接的火力。
5、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。有的伙伴没啥胃口,选择不吃早饭或者午饭就去晒背,这是绝对不可以的!
很容易低血糖,出现头晕心慌,缓不过气等等。
6、每次晒多久?可先晒20-40分钟,看情况加到1小时,2小时,了解自己的耐受程度。
7、身体阴虚内热,可以晒背吗?不管什么体质的人,都推荐大家自己去尝试。孕妇及幼儿不推荐晒背。
8、如果晒上十分钟,就心跳加速,赶紧到阴凉处休息,这种人肯定是不适合晒背的。
凡是有心包瘀堵,心气弱、心阳不足的人都会心跳加速,不要晒背。先天心脏病、高血糖、高血压,这些人也不建议晒。
9、晒完背之后,应该怎么保养?晒背之后毛孔打开,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,不可直接吹空调、喝冷饮!
喝点温热的红糖水、淡盐水补充水分。当晚若觉汗黏,用清水沐浴即可。
夏季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合之时,五行属火,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,夏季养生重在养心。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记载:“心者,生之本,神之变也,其华在面,其充在血脉,为阳中之太阳,通于夏气。”
三伏时节,除了调养脾胃之外,还要养心。
养心首先要忌心火,减少心烦、懊恼、躁动不安。宜清静养神,静心宁神,摒除杂念,避免不良精神刺激,保持淡泊宁静的心态。
三伏,借太阳的力量驱赶自己的寒气,养好我们的阳气,能量满满运气好!
投股票用什么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