痰湿发热中药治疗处方
痰湿发热多因痰湿内蕴,郁而化热所致。治疗原则主要为燥湿化痰、清热理气。以下是具体的中药治疗处方:
【核心方剂】
黄连温胆汤加减。
【处方组成】
黄连6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5克 竹茹10克 枳实10克 甘草6克 黄芩10克 薏苡仁30克 白豆蔻6克(另包,后下)。
【方解】
黄连、黄芩清热燥湿,针对痰湿化热之象,黄连善清心火、胃火,黄芩能清上焦肺热及中焦湿热。半夏、陈皮燥湿化痰,半夏为燥湿化痰要药,陈皮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,二者合用增强化痰之力。茯苓健脾渗湿,使湿有出路;竹茹清热化痰、除烦止呕;枳实破气消积、化痰散痞,助气机通畅。薏苡仁利水渗湿、健脾止泻,可加强祛湿作用;白豆蔻化湿行气、温中止呕,后下以保留其挥发油成分发挥药效。甘草调和诸药。
【适用症状】
适用于痰湿发热,常见症状为低热,午后热甚,胸闷脘痞,身重肢困,呕恶,纳呆,便溏不爽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
【随症加减】
若热象明显,体温较高:可加知母12克、石膏20克(另包,先煎),知母清热泻火、滋阴润燥,石膏清热泻火、除烦止渴,增强清热之力。若痰湿较重,咳痰量多:加瓜蒌皮12克、胆南星6克,瓜蒌皮清热化痰、宽胸理气,胆南星清热化痰、息风定惊。若脘腹胀满明显:加厚朴10克、槟榔10克,厚朴燥湿消痰、下气除满,槟榔行气消积、利水。若大便干结:加大黄6克(另包,后下),以通腑泄热、荡涤肠胃积滞。
【用法】
每日1剂,水煎2次,二次煎液混合均匀,分早午晚3次温服。
【注意事项】
中药的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,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辨证论治,调整药物及剂量。服药期间,饮食宜清淡,避免食用肥甘厚味、辛辣、生冷食物,以免加重痰湿。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,如山药、芡实、赤小豆等。注意休息,避免劳累,保证充足睡眠,有利于身体恢复。若发热持续不退或症状加重,应及时就医,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投股票用什么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